游戏研究探索圆桌论坛2018
北京师范大学 2018/10/12

第二届游戏研究探索圆桌论坛”,旨在聚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、对游戏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,就“数字游戏批评”(digital game criticism)的理论、方法与实践展开探索性、跨学科的深入交流。

本次论坛采用邀请制,发起人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何威副教授。发起人邀请了若干国内在游戏批评领域有见地、有成果的青年学者,每人做10分钟的主题演讲。每个环节另有问答讨论时间,供发言嘉宾及其他与会人员交流互动。

期待能借此促进与会者的交流、研究和发表;同时继续拓展和加强中国游戏青年学者的学术网络,推动跨校跨学科的科研与创作合作。

时间:2018年10月12日(周五)下午13:30—18:00
地点: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202会议室

议程

13:30-13:35 圆桌论坛正式开始,召集人何威介绍与会嘉宾

Part 1:游戏批评的路径方法 13:35-14:25

  • 何威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副教授
    数字游戏批评的媒介与传播视角
  • 朱小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博士后
    认知、表现与资产——理解游戏体验的三要素
  • 蒋希娜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博士后
    不再缺位”——功能游戏设计批评路径梳理
  • 刘梦霏 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、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
    历史的游戏研究与游戏批评
  • 孙静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博士后
    游戏素养与游戏评论范式

Part 1 问答讨论环节 14:25-14:45

Part 2:游戏批评与文艺批评 14:55-15:45

  • 邵燕君 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
    文学批评给游戏批评的借鉴与思考
  • 陈亦水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博士后
    电影后末日主题文化研究与游戏设计批评建设的思考
  • 赵东川 中国艺术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
    电子游戏艺术理论架构的核心命题:艺术本体研究
  • 傅善超 北京大学中文系 博士候选人
    陌生化与电子游戏表意
  • 王玉玊 北京大学中文系 博士候选人
    游戏、ID与想象的共同体

Part 2 问答讨论环节 15:45-16:05

Part 3:游戏批评与产学实践  16:20-16:50

  • 陈京炜 中国传媒大学游戏系主任、副教授
    中国游戏教育现状
  • 蒋宇 中央电教馆助理研究员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
    游戏化学习——挡不住的呼唤
  • 刘琼 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
    中国功能游戏发展现状

Part 3 问答讨论环节 16:50-17:00

17:00-17:10茶歇

Part 4:游戏批评与游戏研究 17:10-17:40

  • 陈莱姬 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
    游戏产业研究的学术框架讨论
  • 黄佩 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
    协同创造:游戏劳工研究的一种视角
  • 蒋蕊 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教师
    游戏用户研究方法

Part 4 问答讨论环节 17:40-17:50
本次圆桌论坛交流互动环节 17:50-18:00

18:00 论坛结束